您的位置首页 >经典说说 >

138句马尔克斯是谁精选文案

导读 马尔克斯是哪国的作家 1、马尔克斯的成名作 (1)、这种宏大的时间跨度,让孤独超乎青春,超乎个体,上升到家族纷争、政治斗争、人类起源之上的一种亘古的孤独。 (2)、其他诸如主教...

马尔克斯是哪国的作家

1、马尔克斯的成名作

(1)、这种宏大的时间跨度,让孤独超乎青春,超乎个体,上升到家族纷争、政治斗争、人类起源之上的一种亘古的孤独。

(2)、其他诸如主教,修道院女院长,都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其次,作品呈现了拉美的民俗风情、甚至拉美世界的命运。拉美与欧洲、亚洲不同,就是与非洲和北美又有明显的区别。这里至少有三种文化在此杂糅,来自西欧的基督教-希腊文化,来自非洲的文化,拉美土著印第安人文化,这三种文化碰撞、交融,形成了别致的拉美文化。拉美世界中的欧洲文化、非洲文化与欧洲、非洲本土的文化又有区别。

(3)、《我们在哈瓦那的人》:格林幽默小说代表作,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百大推理小说。

(4)、拉美人对美国人又爱又恨,美国人来了,带来种植园、工业,把拉美大量物质财富运到外界,当地人成了美国人的打工仔,受美国人的压迫。美国人带来了酒、舞蹈,也带来了梅毒。他们憎恨美国佬。

(5)、如果单纯地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心思想,那么,《爱情和其他魔鬼》可能就乏善可陈了。年龄悬殊,身份差别极大的两人相恋,萝莉大叔之间的别致恋情,在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但是,写出别致韵味来的,却极其有限了。这本小说的精华,在细节,在故事展开的方式,在作家的魔幻风格。首先,小说不仅仅写爱情,还刻画了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的阿尔布雷农肖,简直是金句大王。这位有这些奇葩言论:

(6)、这似乎是一件让人现在想起来还会有些后怕的事儿——差一点,我们就看不到正版的《百年孤独》了。

(7)、普通人活得循规蹈矩,他却从来放荡不羁。在别人为生计奔波时,他出生入死、去最危险的战地、做情报局的间谍、徒步穿越沙漠、写扣人心弦的小说……把生命活出了极致。

(8)、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再搜有关《百年孤独》的问题,跳出来的数字是:3鸡蛋比母鸡更引人注目,这其实,也挺魔幻现实主义。

(9)、“没有一个女人像她那样,说什么信什么,为日常琐事大惊小怪。她干活时,喜欢大声唱老情歌,歌声往往伴着一声惊呼戛然而止:‘圣母玛利亚!’”

(10)、2014年北京时间4月18日凌晨,身患肺炎的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去世,引发了空前绝后的万人空巷式的哀悼。美国总统奥巴马、前总统克林顿、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等政治大腕纷纷撰文悼念,我们这才发现原来马尔克斯享有这么多牛逼哄哄的粉丝,他早已成为了一个全球偶像。

(11)、“虽然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地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的书,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12)、这话不假,马尔克斯从大学起就沉迷于格林的小说,表示喜欢他所有的书:“格林是我读得最多、最认真的作家之一。”

(13)、对待事业和爱好,格林任性妄为,对待感情也是一样炽烈如火。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条花边新闻,就是那段长达16年的婚外恋。

(14)、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流露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感情。开门的女人第一次露出笑容。 

(15)、“在我们相爱的日子里,我老是试图让她实话说得少一点——说我们的恋情永远不会结束,说有一天我们会结婚。”

(16)、也有小道消息说,这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评委就是朗科维斯特。

(17)、“她说的那些事情听起来神奇而精彩,但她在讲述的时候,却是一副极为自然的口吻......最重要的是她脸上的表情,她在讲故事的时候神色没有一点儿变化,这令所有人震惊。”

(18)、现实生活中,女性在他生命里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他还说,自己一生中,和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比和男人在一起更自在,更有安全感。“我坚信女人支撑世界,男人只有捣乱的份,有史为证。”

(19)、但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套用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话,对马尔克斯老人家而言,“悲伤是你们的,我什么都不带走。”

(20)、这两位作家相识于一九○七年,都做过杂志编辑,刘易斯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演说中还对德莱塞大加称赞。然而,两人最终翻脸,起因是德莱塞有抄袭刘易斯妻子的作品之嫌。

2、马尔克斯是谁

(1)、这种在常人看来刺激又危险的活动,格林却仍觉得不过瘾。于是,他干脆在姐姐伊丽莎白的介绍下进入了英国军情六处工作,成为了一名职业间谍。

(2)、3月7日-3月9日,亚马逊限时大促,1折封顶,Prime会员再享7折促销!

(3)、格林是任性的。喜欢旅行,就到处闯荡,无惧飞流激湍、战火遍野;喜欢写作,就笔耕不辍,哪管环境恶劣、处境艰难。

(4)、我费了几十页的笔墨才让尼罗河拐了一个弯,而马尔克斯只用一段文字就可以写出一个家族的兴衰,并且让它的子嗣长上了尾巴。

(5)、并从此带领更多诺奖得主走上崇拜格林的不归道路:

(6)、▲ 1975年,马尔克斯顶着他最著名的的作品

(7)、此外,还有三联名记者陪你纵论天下,财经、时政、艺术、新思潮,享受思想交锋的快意。

(8)、家族中每一个人的灵魂都如此执着地孤独,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唯一的传承。

(9)、《我们在哈瓦那的人》是古巴,《喜剧演员》是海地,

(10)、格林和凯瑟琳一起旅行,亨利也很开心: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玩肯定超开心!希望你好他也好!

(11)、《巴黎评论》或毒舌或体察入微的记者们,毫不客气地写下了对这些伟大作家的“印象”:

(12)、从黄金博物馆出来,还是不死心,去旁边卖各种纪念品的市场问,几个摊主都摇头。有个娇小的女老板让我等等,去问一个女伴,那女伴也不清楚。旁边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人听见了,说他知道,五条街外有个马尔克斯文化中心。那中年男人穿一套肥大的西装,打领带,皮鞋最近几天没擦油,有点谢顶,看样子是市场里的领导。我们一路往前走,经过一家报社、一个立着传教士雕像的小广场,穿过一排排殖民地时期的楼房,靠街的底层铺面里在卖各种真真假假的金银首饰。

(13)、他一生只爱他的妻子梅塞德斯。当时年轻气盛的小马一见到这位年仅13岁、才小学毕业的准初中生,便被这位有着“尼罗河蛇一般的娴静之美”的女孩震惊了。他俩靠写信谈了13年的恋爱,这期间尽管马尔克斯与许多女人有着爱情纠葛,但比《霍爱》里阿里萨终身热爱女主角费尔明娜更童话的是,婚后的马尔克斯在精神和肉体上完全归顺了梅塞德斯。若她是一条“神圣的鳄鱼”,那他就甘愿做她的“一滴眼泪”。

(14)、他还坚决贯彻“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思想。

(15)、1976年,一部名为《百年孤独》的作品“一经亮相”就震惊了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漂洋过海”,传入许多国家,马尔克斯也因此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作家一跃成为世界一流作家。

(16)、她发现了潜意识里她爱他的原因。她说:他好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影子。

(17)、小女孩想把窗子关上,可是车窗锈住了,怎幺也拽不动。 

(18)、《安静的美国人》:格林政治小说代表作。入选《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小说。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成长的文学巨作。

(19)、“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原来,我们完全有自由根据自己的口味、带着自己的“偏见”,爱读什么就多读,不爱什么就大大方方地丢到一旁!

(20)、成为知识年卡会员,“书荒”根本不存在。三联资深编辑、出版社大牛365天为你精选好书,让你的碎片时间聚沙成金。

3、作家马尔克斯是哪国人

(1)、近日,英国最权威的《每日电讯报》评出了20世纪最杰出的20部间谍小说,格雷厄姆·格林榜上有名。

(2)、对于俏姑娘雷梅苔丝飞上天空的情节,马尔克斯是看到院子里的黑女人晾床单,床单让风给刮跑了,才想到的。

(3)、另一种是把人生过成一部跌宕刺激的小说,用生命在取材的。

(4)、辛克莱·刘易斯(左)与西奥多·德莱塞(右)

(5)、这当然和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马尔克斯曾说:“如果不是以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作基础,我可能一个故事也写不出”。但每个人都曾经历生活,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佼佼的明星。

(6)、马尔克斯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为文学和新闻之间的关系着迷。新闻工作帮助我与现实保持联系,这一点对文学来说至关重要。记者和小说家的工作都是为了找出真相,我一直认为我最好的职业经历是记者。”

(7)、他非常清楚妻子的婚外恋,欣然接受格林的拜访和留宿。

(8)、同样,马尔克斯亲眼目睹了《百年孤独》在中国这片同样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土地上“泛滥”——都是盗版。于是大师非常愤怒,丢下传说中那个“死后150年都不会给中国版权”的决绝誓言。

(9)、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知道会有女人,会有幻想,会有一切;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明珠会交到我手中。

(10)、“在当代,大概很难找到另一位作家像马尔克斯这样能够对全世界产生如此持久和显著的影响力。1982年获诺奖以来,他就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此后,每一年诺奖揭晓,尽管新科状元走马灯地换,你都会在这些闪光的名字背后看到另一个同样闪光的名字——加西亚·马尔克斯,因为你总会在潜意识里用他的成就和标准来比照新得主。就像我们提到十九世纪以来任何一位别的作家时,都会让他们的身边站着一个托尔斯泰,我们不乏阴暗地想看一看他们和托尔斯泰的肩膀是否一样高。在这个意义上,别的作家可能只得了一次诺贝尔奖,而马尔克斯获得了自1982年以来的每一届诺贝尔奖。”

(11)、纳博科夫非常生气,他展开反击,称威尔逊不具备评论俄文的资格。后来他又在其他场合说,其实让他感到失望的真正原因,是“一位亲爱的朋友”竟然“变成了一个爱妒忌的家伙”。威尔逊对纳博科夫的态度转变是否真正出于妒忌还有待研究,但这位评论家说过的一段话倒是颇有意味:

(12)、“请进来吧!”她一面说着,一面把门打开。她们走进一间花香袭人的客厅。开门的那个妇女把她们引到一条木头长椅前,用手指了指,让她们坐下。小女孩坐了下去,她母亲愣愣地站在那里,两只手紧紧抓住皮包。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其他的声音。开门的那位妇女从客厅深处的门里走出来。 

(13)、1967年,《百年孤独》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4)、起反应了?当时刚坐到中央大学的演讲台上,觉得心跳的节奏突然变了,像老火车被迫提速,跑得有点上气不接下气。波哥大海拔两千六百四十米,友好的哥伦比亚朋友曾提醒我注意高原反应,我说谢谢,哥们身体好,如履地平线。我在演讲中如实说到了“气短”,他们就笑了,那是咖啡的反应,难道你不晓得哥伦比亚的咖啡很厉害吗?原来如此,马尔克斯没把事情说清楚。我只好回答,现在知道了,哥伦比亚的咖啡跟小说一样,劲儿大。

(15)、答:我那天没戴眼镜,结果我就坐在他身上了,我以为他是张小矮凳,结果没想到是卡波特。

(16)、对来自这三位年纪都不小的作家的批评,沃尔夫的回应是:“为什么这些‘名气响亮的老小说家’还要‘给特定的新小说下诅咒’呢?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老了、累了,他们担心文学地位即将被人取代。”

(17)、1980年《华盛顿邮报》撰写了一篇《为什么格雷厄姆·格林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索尔仁尼琴获得了?》报道,提出质疑。

(18)、在中国,格林的迷弟迷妹也很多,各路文化人吹起彩虹屁来也是争先恐后。

(19)、1983年诺贝尔奖得主威廉·戈尔丁、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V.S.奈保尔、2003年诺贝奖奖得主J.M.库切、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马里奥略萨……

(20)、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68)菊子/译

4、马尔克斯最经典一句话

(1)、第二年,由俄译本和英译本转译而来的《百年孤独》中文版涌向了大小书店、书摊,在中国刮起一股热潮,并影响了中国一众著名作家,如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

(2)、1958年,马尔克斯结婚,次年有了第一个儿子。之后,他主要居住在他墨西哥和欧洲,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伟大的《百年孤独》就写于这个时期。

(3)、全年免费解锁700+本优质有声书,每周1套主题书单,还配有编辑精讲,每天10分钟,解锁一个新认知。

(4)、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之后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番石榴飘香》等众口交赞的作品。

(5)、这部讲演稿中,涉及到了拉丁美洲的不少文化、政界名流,对读者的猎奇、学者的作家研究都颇有益。第这本书让人感受到作家的超尘拔俗的文学才能。且不说作家少年成名,一步步登上拉美乃至世界文坛巅峰。这本并非小说的演讲集的部分篇目,堪称经典的短篇佳作。如《我是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讲了作家编的一个故事。说村子里有个老太太,一天,突然有天觉得村里会有大难。儿子嘲笑老娘的胡思乱想,却被这种妄想影响了打台球时的状态,意外输了比赛。球友因而得知老太太的妄想,回家后,跟其家人提起,他的家人也被这种恐慌情绪裹挟,开始变得神经兮兮。老太太的妄想,逐渐变成了瘟疫一般的谣言,传遍了整个村子。终于有人不愿“等死”,开始逃亡,随后,大家跟进,整个村庄被遗弃。老太太的一句无心之言,终于变成了“现实”。

(6)、早在一九六四年,厄普代克凭小说《马人》(TheCentaur)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后,沃尔夫曾撰文讽刺厄普代克领奖时的邋遢模样:“他拖着一双穿了十九个月的平底鞋……浓密厚重的头发简直是中古世纪的发型……他满脸通红,就像是宣统·廉姆斯公司的油漆颜色一样。”隔年他又嘲讽厄普代克发表在《纽约客》上的小说“充斥着列宁所说的‘中产阶级的感伤’”,暗示这位作家并非文学巨人,只不过是个逐渐成形的小侏儒。

(7)、《孤独百年》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8)、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90)魏然/译

(9)、该评委放话:格林要想获奖,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10)、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的太阳,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1)、为被文学史规训的审美解绑!心怀“偏见”,自由地享用文学!

(12)、这本书的21篇文章,特别值得一看的不过以下几篇:《我是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拉丁美洲的孤独》《致新千禧年》《我的朋友穆蒂斯》《敞开心扉,拥抱西语文学》。

(13)、1966年8月,马尔克斯和妻子一起来到墨西哥城邮局,终于要把《百年孤独》的手稿寄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美出版社了,作品打印在普通稿纸上,共有590页,邮局称重后要他们付82比索邮资,妻子翻遍俩人的钱包,只找到53比索,无奈,他们只好拆开捆好的书稿,寄出其中的一半,慌乱中,投递过去的居然是后半部,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伟大的编辑,为了尽早看到前半部书稿,预支来了稿费。

(14)、据说两人一见钟情,第一次吃饭时,凯瑟琳吃了洋葱,丝毫不担心有口气。

(15)、马尔克斯有一股力量,他能让人相信他写的东西。他说:“一个小说家可以在创作中为所欲为,只要人们相信他笔下的世界。”

(16)、吃玫瑰花长大的猪,肉味一定香极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7)、再一个4年,《百年孤独》在中国的销售已经超过了260万。

(18)、外祖母还教会了马尔克斯一本正经说胡话的技能。

(19)、面对爱情,格林是炽烈的,他不怕流言蜚语,只图一时快活。这与他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别人眼里的“违背伦常”放在他身上,并不会感觉突兀,倒像他生来就该如此。反而他正经起来,倒显得格格不入了。

(20)、五个街区,左拐,国家图书馆附近的一家书店。谢了顶的好心人找到一个在书店外卖书的售货员,用西班牙语说话。他们应该很熟。售货员是个戴眼镜的瘦子,带我进到书店,书店很大,峰峦叠嶂地摆满了各种书。纪念品在收银处。女收银员心情肯定不好,绝大多数时间都低着头,只用凉飕飕的眼睛余光看人。没有雕像,只有这个,她把印有马尔克斯头像的冰箱贴和贴着老马头像的便条夹及木头镇纸拿给我看。做工都挺简陋。这就是马尔克斯文化中心?我有点怀疑是不是把他的意思翻译错了。既然没有,只能聊胜于无;相对于纪念品的质量,价钱贵得稍显离谱,便条夹一万比索,边长不到四厘米的正方体镇纸一万五千比索。还是拿下了。付款的时候收银员依然板着脸,看来这世上没什么能让她笑了。

5、马尔克斯的简介

(1)、有一天,马尔克斯从同学那里借来卡夫卡的《变形记》。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2)、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一面世即震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世界级作家。

(3)、如果有一天格林安定下来,不再落拓不羁、玩世不恭了,那一定不是他老了玩不动了,而是他玩够了,腻烦了。

(4)、这些经历,马尔克斯都一一写进了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在这本书的封面,戴着黑框眼镜、眼含笑意的老马口衔着一支黄色玫瑰——据说这是马尔克斯之花。他总在案头摆上一束黄玫瑰,因为这样“写作才会带劲儿”。  

(5)、1999年,马尔克斯患上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其写作能力受到严重打击。2014年4月17日,一代讲故事的天才被上帝召回天堂。

(6)、4)最后,为你省下终身——“升维看世界”的钱

(7)、在「听外刊」,10-15分钟带你透析全球热点,看懂表象下的真实。

(8)、马尔克斯一生景仰海明威。1957年在巴黎圣米歇尔大街,两人曾匆匆相见。海明威去世之后,马尔克斯写下了这篇《与海明威相见》。

(9)、到哥伦比亚之前,我把这个国家想象成一个大若干号的马孔多,因为马尔克斯就是这么写的。我还知道哥伦比亚盛产香蕉,《百年孤独》写到了香蕉种植园事件。哥伦比亚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事发生,有人可以坐在毯子上飞上天,有人一出现就招来无数的黄蝴蝶。不过黄蝴蝶我见到最多的不是在哥伦比亚,而是在墨西哥。我们开车行驶在从梅里达到坎昆的高速路上,两边高大的灌木如同两堵墙,你根本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有什么,一只只黄蝴蝶从灌木丛里神话般地飞出来,速度快的掠过我们的车,行动迟缓的,迎头撞上了车玻璃,留下一摊黄色的粉尘和液体。马尔克斯在作品中写到很多次咖啡,但没有强调哥伦比亚的咖啡究竟有多好,我就没当回事。欧美的咖啡嘛,相当于亚洲人顺嘴说到茶,我照着平常的量来了一杯,几分钟后问题来了。

(10)、这二十一篇演讲稿,大致勾勒出了作家参加社会活动的轨迹,可视作马尔克斯的简要的传记资料。其次,这本书是了解小说家马尔克斯生平和个性的重要参考。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曾经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小说家笔下个性鲜明的人物越多,小说家自身的个性越是不鲜明。”如果我们只读《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小说,很难对马尔克斯本人有所了解。《我不是来演讲的》和《活着为了讲述》等书,作为小说家的自述文字,对了解其生平具有特别的参考。甚至对了解文学创作都极具帮助。

(11)、写间谍、写偷情、写战争、写探险……而这些都取材于他的真实经历!

(12)、想当初,阿谷君也这样做过。年轻时扯过的谎都和逼格有关,等到时间带走了浮躁,经典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于是发现孤独不再是书籍腰封的关键词,而成了心灵深处的指向标。

(13)、书单|英国评出史上最牛20部间谍小说,有1部为我们中国争了气!

(14)、万万没想到,街道对面的海明威回应道:“再见——朋友——”

(15)、他选了一本带有色情描写的书做为自己的密码系统,

(16)、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它提不起我的兴趣。我对这样的运动抱有恐惧,因为我觉得一名知识女性配得上一个有智识的男性——只要你找得到——而一个愚蠢的女性和愚蠢的男性同等无聊。人性的邪恶在两种性别中的分配几乎是均等的。

(17)、格林虽然没获过诺奖,但好几位诺奖得主都是他的粉丝。

(18)、当然,他也是一个深刻的智者,时有发人深省的思想。他曾说,“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都无法治愈。”

(19)、这些文坛秘辛、写作圣经,这世界最伟大作家们的内心世界,坦诚与矫饰,天真与怪癖,如千万颗钻石同时升空,光华无尽。

(20)、《巴黎评论》(ParisReview),这本美国著名的文学杂志,创刊近70年来一直被视作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归属地。其中“作家访谈”这一版面,更是成了人气超高、持续走红的“明星”栏目。文学发烧友们一期不落地追看、讨论,从中或得到宝贵的启发,或收获“高阶文青”专属的谈资。

(1)、贾平凹说:“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2)、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告别信》

(3)、格林和诺奖就像一对被逼婚的情人,诺奖虐格林千百遍,格林对诺奖也不咋来电。21次的擦肩而过没把格林怎么着,反而让瑞典皇家科学院(文学院)那班人很丢脸,因为这从侧面表现出了他们缺乏鉴赏力。

(4)、在「大咖说」,有王安忆、曹文轩、陈平原、贾樟柯、梁文道、陈丹青等文化大咖、知识领袖,就各类你关心的议题倾心畅谈——大千世界,要跟视野更大的人去看。

(5)、“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6)、“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7)、许倬云、李零、葛剑雄、韩昇、西川、戴锦华等顶级学者都在三联中读开设了不少好课。

(8)、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9)、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已经完全从大地上消失了。向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致敬。

(10)、他是格林的黑粉头子,格林1991年4月去世,他熬到同年12月去世,用生命恪守了诺言。

(11)、编剧史航:我最爱格林,26年前就应该喊来着,不好意思喊晚了。

(12)、这份恋情热烈而高调,甚至凯瑟琳的丈夫亨利因病卧床时,两人都敢明目张胆地调情作乐。

(13)、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960)温哲仙/译

(14)、男性角色都有一样的性格,“所有的阿尔卡蒂奥都是强壮、重视肉欲、有掌控欲、感性的,所有的奥雷里亚诺都瘦削、执着于追求真理、坚韧、理性的”。

(15)、“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16)、▲ 1967年,和妻子梅赛德斯,在马尔克斯出生的城市哥伦比亚波哥大

(17)、格林是这样描写她的:“她很美丽,而美丽的女人,尤其是美丽同时而又很聪明的女人,会在我的心里激起一种深深的自卑感。”

(18)、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她肤色苍白,头发是铁青色的,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眼睛显得特别小。 

(19)、对于不能获奖的原因,格林本人的看法是:“因为他们不认为我是个严肃作家。”瑞典学院在研究了诺奖绝密档案后得出的推论是:“因为格林的书太畅销了。”

(20)、她们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机车的煤烟不停地吹进窗子来。小姑娘换了个座位。她把她们随身带的东西——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她离开车窗,坐到对面的位子上,和妈妈正好脸对脸。母女二人都穿著褴褛的丧服。 

(1)、大作家们的小怪癖,以及那些好玩的仪式感、立场鲜明的好恶,实在可爱到我了!

(2)、现在想来,《百年孤独》第一段引发无数人璀璨文学梦想的奇妙文字,最初秉承的,却极可能是一段冰冷的现实。说到底,现实是1+1=是柴米油盐和风霜雨雪,所谓魔幻,不过是作家过不下去时用来哄哄自己的白日梦,是现实的一种变相延续而已。就像马尔克斯在在诺贝尔奖颁奖礼上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是拉丁美洲不同寻常的现状,而不仅仅是它文学的呈现,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空前关注。仅此而已。”

(3)、贡布里希曾在《艺术的故事》里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同理,最美妙的也许不是文学本身,而是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和那些文字背后鲜活的情绪。

(4)、“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5)、这个机构叫军情六处,简称MI也就是007他们单位。

(6)、当这些伟大的作家们放松地谈论起各自的文学观念、创作心得,以及内心的跋涉、文坛的八卦,还有那些少有人知的秘闻,我仿佛看见海上缓缓升起一轮满月,此时万籁皆静,海面波光粼粼。

(7)、《巴黎评论》:对想当作家的人来说,你认为最好的智力训练是什么?

(8)、93位世界顶级作家,900+种激动人心的观点,海量文学的经验、写作的秘密、困惑的时刻……

(9)、陈平原:与“五四”对话,是一种“思想操练”

(10)、有时,他又比较正常,比如,他不赞同撒谎是一种艺术天分的想法。

(11)、最后,熊猫君想用止庵先生对格林的一句评价作结尾,

(12)、不禁让人想到:在空间和时间的四维空间里,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唯一次人类进化史,在这之前和之后,都不会有完全重复甚至是相近的历史出现。

(13)、有些作家把现实活成了小说,马尔克斯则泾渭分明,他把天生过剩的力比多宣泄在文学创作上,生活中则做个安分忠贞的丈夫,连诺奖访谈上都要撒把狗粮——要是没有妻子,我永远完成不了《百年孤独》。

(14)、作家的秘密不是灵感—因为谁也说不清灵感从哪里来—作家的秘密是固执,是耐心。

(15)、大约在我很小,也许是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在长大以后要当一个作家。在大约十七到二十四岁之间,我曾经想放弃这个念头,但是我心里很明白:我这么做有违我的天性,或迟或早,我会安下心来写作的。

(16)、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17)、1982年诺奖得主威廉·福克纳评价说:“《恋情的终结》是我这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格林的传记作家诺曼·谢里也将他们的这段恋情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恋情。”

(18)、“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部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